跌落神壇 大口徑無縫鋼管 緣何成為最弱勢品種
大口徑無縫鋼管以其優(yōu)異的產品性能一直在管材領域有著特殊的地位,以其復雜的軋制工藝、高昂的軋制成本和坯料成本,價格通常遠遠高于其他管材品種,以至于市場充斥著試圖替代大口徑無縫鋼管的“假無縫”的焊管,但從今年以來,行業(yè)發(fā)生了天翻地覆的地步,需求的減弱、產能的新增與釋放,市場競爭的加劇讓曾經不可一世的品種無縫管跌落神壇,以主產區(qū)山東為例,價格已長期低至管廠成本線以下,基價與焊管4寸*3.75mm全國均價相比,僅僅只高出百元。大口徑無縫鋼管 為何成為最弱勢品種?筆者從以下幾點同大家一起探討。
成材價格震蕩走弱壓力向上轉移
自去年10月大口徑無縫鋼管價格大幅下挫以來,全國大口徑無縫鋼管行情整體疲態(tài),當前大口徑無縫鋼管均價在4893元/噸,同比下降7.07%。1月以來,原料與成材的表現(xiàn)不一,以臨沂無縫管為例,1-4月108x4.5無縫管價格變化幅度僅在10元/噸,而山東管坯增幅達110元/噸,成材增幅不及原料,壓力整體向上轉移,目前大口徑無縫鋼管原料端承壓,成本較高。
可想而知,管廠利潤已經出現(xiàn)大幅收縮,部分短流程管廠甚至處于盈虧邊緣。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核算,山東地區(qū)當前管坯價格在3900元/噸左右,加之500元/噸左右的軋制成本,山東地區(qū)大口徑無縫鋼管的理論價格在4400元/噸左右,而市場上多數(shù)管廠出廠價在這個價格附近“游走”。因此,對大口徑無縫鋼管生產企業(yè),當前形勢不容樂觀。
同質化產品增多品牌效益減弱
受國際油價走高影響,近幾年原油表觀消費量持續(xù)增長,油套管用量增加,大口徑無縫鋼管廠目標市場分化。包鋼、通鋼等“老大哥”將目標市場更多地轉移至石油、化工、造船等行業(yè),這些管廠普管價高且流通較少,當前普管產能多集中在華東的民營企業(yè),這些企業(yè)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差別較小,且價格相差無幾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大口徑無縫鋼管品牌效益減弱,“代理權”對于客戶的吸引力減弱,客戶更容易基于價格作出選擇。
需求增長難抵供給壓力市場競爭激烈
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.3%,基建投資同比增長4.4%,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1.8%,從各項社融等宏觀經濟數(shù)據來看,基建及房產表現(xiàn)均在穩(wěn)步回升,需求預期良好,社會庫存下降,但無縫管價格未能隨需求釋放拉漲,“環(huán)保風”對市場的提拉作用較小,究其原因,或因當前難以消化的供應壓力。近期我國大口徑無縫管管廠新增大量產能,直接導致管廠庫存大幅增加,本周山東地區(qū)樣本管廠廠庫周環(huán)比增加2.44%,較去年同期增加2.93%,由此可見當前供應面壓力仍然較大,許多管廠開始主動限產、積極降庫。當前品牌競爭較激烈,管廠拉低出廠價格,旨在憑借“低價優(yōu)質”的產品進入市場,擴大品牌影響力,盡管個別管廠存在拉高價格的意愿,但市場很難就此達成統(tǒng)一,價格常常在試探性上漲后回落,市場信心受到打壓,市場看空情緒漸濃。
無縫管行業(yè)洗牌利潤有待回升
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,大口徑無縫管行業(yè)勢必重新洗牌,無縫管企業(yè)可能出現(xiàn)兼并重組,甚至于退出。只有當市場重新恢復“良性競爭”,企業(yè)提供更好的服務,企業(yè)效益才能擴大,行業(yè)利潤才能增加,市場信心才能重塑,而這樣的“洗牌”過程,或將持續(xù)一段時間。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無縫管行情較弱并非完全因需求受限所致,短時間大口徑無縫管市場仍趨弱運行。
|